仁心村医守护村民健康51载
新建区望城镇小桥村位于城郊,离市区不远,到最近的市内三甲医院不过10多分钟的车程,可说到看病就医,人们第一时间还是想到村卫生所。提起坐诊卫生所的叶安堂医生,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从19岁到70岁,叶安堂扎根在乡村,51年如一日,仁心、敬业、济困、担当,无怨无悔地守护着小桥村及周边村民的健康。去年,叶安堂入选南昌市2021年度“兴家风、淳民风、正社风”榜样人物。
1971年,19岁的叶安堂从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毕业,走上了乡村医生的岗位。在植根乡村的51年中,他边行医、边学习,通过阅读各类医学典籍,逐渐掌握了针灸等中医传统医疗手法。早年间大型农机没有普及,农业生产主要依赖人力,“双抢”时节,村民中暑时有发生。为了方便老百姓,叶安堂便将诊所开到田间地头,背着药箱开展巡诊,足迹踏遍了周边的土地。直到今天,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打电话到卫生所,叶安堂仍然会拎起箱子上门问诊,用自己的行动彰显着医者仁心。
在小桥村卫生所,记者见到了忙碌的叶安堂,今年已逾古稀之年的他正在为老人量血压。提起自己的行医生涯,叶安堂表示最令他难以忘怀的还是急诊成功救治患者的经历:“一天晚上11点多,我已经关门睡觉了,忽然听见急促的敲门声,有人抱着一个1岁多的小孩前来看病,当时孩子已经昏迷,家属十分慌张。我看了一下,判断孩子是高烧引起抽搐导致昏迷。抢救这种危重病人要争分夺秒,也要承担风险和责任。为了及时救治孩子,我当机立断采取了针灸的诊治方式,几针扎下去,孩子的意识就恢复了。那一刻,我很自豪也很开心,因为对一位医者来讲,抢救了患者的生命,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
如此惊心动魄的瞬间,在乡村小诊所原本是不常见的,但是正因为叶安堂的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和助人为乐的情怀,才让百姓敢于将生命托付给他,小诊所成了老百姓心中的“急救室”,在他的行医生涯中,共救助了危在旦夕的病人三四十个。
小桥村村民杜才英的女儿是脱贫户,曾经因残至贫,且患有癫痫,是叶安堂的精心治疗,才让她稳定了病情。说起叶安堂,杜才英十分感激:“我女儿患有癫痫,叶医师经常会来问询她的健康状况,并定期上门量血压、测血糖,很贴心。我很感激他,没有他的帮助和救治,我们真的是很难坚持下去?!蹦壳埃∏糯骞灿?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叶安堂不但为每户建立了健康台账,还根据工作需要,每周定期上门为脱贫人员进行健康体检。
从19岁开诊所至今,叶安堂每天都要接诊20多个病人,51年如一日坚守岗位,从未因为个人或家庭原因耽误过坐诊,以自己的医者仁心,守护着小桥村及周边村民的健康,受到当地群众的一致称赞。叶安堂高尚的医德和高超的医术也吸引了小桥村周边许多群众慕名前来就诊,医疗服务覆盖周边5000余人。因为叶安堂坚持平价诊疗,患者的增加并没有给他的收入带来太大的变化,但付出的时间却更多,经常深夜也会有急诊患者前来,或者要出门应诊,但他毫无怨言,一如既往地热心为患者治疗。子女们总劝说他是时候考虑退休颐养天年了,然而51年扎根乡村的从医生涯,让与村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叶安堂仍愿意坚守在守护村民健康的第一线。
主办:南昌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建设与维护:南昌新闻网
地址:红谷滩新区市委大楼南昌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邮编:330038
电话:0791-83885841 邮箱:ncwmb@126.com 赣ICP备1300481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