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圈喝茶工作室,栖凤阁论坛武汉版入口,武汉品茶海选经纪人

南昌加速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服务市民出行
发表时间:2025-10-16     来源:南昌文明网

  广州路隧道通车,打通东西新走廊;云翔大道开放,织密城北骨干网;军事主题公园配套道路投用,畅通景区微循环;吉安路、赣州大道相继贯通,提升九龙湖片区通达性……国庆前夕至今,一批重点道路工程密集通车,从跨越山河的高速枢纽到贯通城区的主干动脉,从打通道路堵点的民生工程到优化“微循环”的精细之作,一条条道路、一座座桥梁相继启用,勾勒出城市发展的崭新轮廓,也为市民生活注入了更多便捷与活力。

  高速路网紧密连,区域协同再提速 

  高速公路是连接城市与区域的“大动脉”,其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对外开放程度。

  站在不久前全线通车的西二绕昌北枢纽上,8条匝道如游龙盘桓,车辆川流不息。这座跨越昌九高速、斜接机场高速的现代化立体枢纽,正以蓬勃活力,优化了南昌的交通格局,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这不仅仅是一座枢纽的通车,更是南昌‘两环十二射’高速路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西二绕项目负责人仇新成站在枢纽出入口向记者介绍。秋日阳光下,他手中的图纸已被现实中的壮美工程所取代。

  在昌北枢纽现场,记者遇到了常年跑货运的李师傅。他正驾驶着满载货物的货车,从新开通的D匝道驶入西二绕。“以前从昌北机场到南昌国际陆港,要穿过整个城区,高峰期经常要两个多小时。现在走西二绕,时间能缩短一半以上!”李师傅兴奋地摇下车窗对记者说,“这条路不仅让我们司机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物流效率。”

  仇新成向记者详细解释了枢纽的8条匝道分工:A匝道实现昌北机场前往市区车辆进入西绕城的快速转换;B匝道为九江方向来车前往昌北机场提供通道;C匝道服务西二绕安义前往九江方向的车辆;D匝道让市区由西绕城前往西二绕安义的车辆实现直达;E匝道实现昌北机场前往九江方向的快捷通行;F匝道服务九江前往西二绕安义的车辆;G匝道为西二绕安义前往市区的车辆提供便利;H匝道继续承担市区由西绕城前往昌北机场的重要功能。

  “每条匝道都经过精密计算和反复推敲。”仇新成说,“我们要确保车辆在各方向间转换流畅,无冗余绕行。特别是在高峰时段,这种精细化设计能有效避免车辆交织带来的安全隐患,提升整体通行效率。”

  西二绕的贯通,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的便利,更是发展的机遇。安义县荣胜新型建材企业负责人黄小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我们的产品运往九江,要绕行市区,运输成本高,时间还没保障。现在通过西二绕,运输时间预计能缩短三分之一,这对我们企业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竞争力提升。”

  如今,从南昌出发,前往九江、抚州、宜春等周边城市的通行效率显著提升,一小时都市圈触手可及。一条条延伸的高速公路,将南昌与更广阔的经济腹地紧密相连,加速了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与集聚,为南昌在区域竞争中抢占了先机。

  高速公路网络的持续加密与升级,不仅提升了南昌的交通枢纽地位,更深刻改变了城市发展的时空格局。它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常态,让“朝发夕至的物流”成为可能,为南昌深度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都市圈,铺设了一条条充满希望的“快车道”。

  主干道纵横延展,通行效率大提升 

  如果说高速公路是“大动脉”,那么城市主干道就是承担城内交通流的“核心骨架”。

  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与市民的便捷出行需求,对南昌城市路网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南昌将干道建设与提升视为交通顺畅的关键。近期,随着一批贯通东西的隧道、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配套道路集中通车,城市交通“筋骨”更加强健,“关节”更为顺畅,各片区之间的连接性与通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工作日的早晨8:30,广州路隧道内已是车流如织。这条通车不久的东西向大动脉,正以双向六车道的宽阔胸怀,迎接着早高峰的考验。

  “你们现在体验的4分钟畅行,背后是上千名建设者500多个日夜的奋战。”站在隧道入口处,项目负责人赵琦感慨地向记者介绍。

  效率的提升是实实在在的。在隧道东出口的绿都东澜府小区,居民秦旭东的获得感尤为真切:“我在施尧路的南昌建材大市场开店,以前每天要提前1小时出门绕行。现在通过隧道,15分钟就能到店里,出行效率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在城市南大门,新南大道(G320)项目正加速推进全线贯通。这条起于南昌县向塘镇、终于新建区西山镇龙桥村的南北向交通走廊,全长49.106公里,是展示城市形象的“新南大门”。

  “项目分为A、B、C三个标段,其中梦山大道至S105省道段已于10月1日通车。”项目办总工程师卢小明介绍。在沿线经营餐饮店的熊家保对变化感受颇深:“以前这条路坑洼不平,大车经过尘土飞扬。现在道路拓宽美化了,店里的生意也明显好转。”

  除了线性通道的延伸,关键节点的改造同样令人瞩目。南昌大道与天翔路互通立交这座现代化多层立交的建成,实现了两条交通主动脉的快速转换。“过去这里是个堵点,现在通行效率大大提升,我再也不用为上班迟到发愁了。”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李莉说。

  而在老城区,彭家桥改造工程的完工如同为城市交通做了个“疏通手术”,让附近区域的交通循环更畅通。

  城市北部,云翔大道的通车为昌北区域发展注入新动力。10月1日,这条全长7.6公里的城市主干道正式通车,仅用9个月就实现全线具备通车条件,创造了城市主干道建设的“南昌速度”。家住白马庙片区的居民何进难掩喜悦:“以前去南昌经开区要绕行很远,现在走云翔大道,时间缩短了一半以上。”作为实现机场北侧主干路网闭环的东西向主干道,云翔大道有效降低了自然屏障对城市的分隔,对加强赣江新区、南昌经开区、新建区之间互联互通,促进城市“北融”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

  在九龙湖片区,赣州大道的建设同样跑出了“加速度”。项目现场负责人王万洋介绍,该路段恰好位于南昌地铁2号线终点南路站上方,“前期专项安全评估耗时近半年,为后续高效施工提供了充分技术保障,因此实际建设时间仅用了4个月。”九溪嘉园居民汤霞指着崭新的路面兴奋地说,“现在小区门口的大道直通地铁站,不管是去市区还是逛商场,都方便多了。”作为九龙湖片区“三纵三横”路网的关键“一横”,赣州大道有效串联起赣江南大道、九龙大道、三清山大道等核心纵线,形成高效路网骨架,显著提升了九龙湖核心区与红谷滩、新建区等方向的通达效率。

  “一条条道路的贯通,是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和民生福祉的不断提升。”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熊振强表示,随着这些主干道的相继通车,南昌城市路网密度得到显著提升,市民通勤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城市运行效率实现大幅跃升,为商业繁荣、产业发展和城市能级的跃升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微循环疏通堵点,细微之处见贴心 

  城市的温度,不仅体现在宏伟的工程上,更蕴含在解决群众“身边事”的细微处。

  国庆假期期间,在南昌军事主题公园东侧新通车的公园环路上,市民袁楷正带着孩子悠闲地散步。“以前来看军事展览,停车是个大难题,车子经常在龙虎山大道上排长队。”他指着眼前宽阔平整的道路说,“现在有了这条环路和配套的停车场,进出方便多了。”

  据项目建设负责人介绍,军事主题公园东侧龙虎山大道停车场周边道路项目涵盖的公园环路和翠微峰路均已建成通车,有效缓解了区域节假日交通拥堵问题。同样在九龙湖片区,全长1.4公里的吉安路(延安路—九龙大道段)也已全面建成通车。

  “这条路对我们周边居民来说太重要了。”在市委党校工作的李梵老师告诉记者,“以前从住处到党校要绕行其他道路,现在直接走吉安路,不仅路程缩短了,路况也好了很多。”作为城市次干道,吉安路的通车有效提升了九龙湖片区市委党校、南昌军事主题公园等重要区域的通行效率。

  在南昌经开区,刚刚完成改造的樵新路与金水大道交叉口焕然一新。崭新的沥青路面平整顺畅,清晰的交通标线引导着车辆有序通行。附近企业的物流司机王师傅深有感触:“这个路口以前是个‘老大难’,特别是早晚高峰,右转车辆和直行车辆经常混在一起。现在实行‘右进右出’改造后,通行效率明显提高了,我们送货也能更准时了。”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枫林大道与桂苑大道交叉口。家住附近的退休教师陈大爷每天都要经过这个路口去对面凤鸣湖散步:“原来这里的转盘看着大气,实际通行效率并不高,特别是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过时总是提心吊胆。现在改成了平交路口,还专门设置了非机动车道,我们骑车走路都安心多了。”

  市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对这些交通节点的精细化改造,不仅实现了通行能力的“微提升”,更带来了拥堵指数的“明显下降”。“每个路口的改造方案都是‘量身定制’的,比如枫林大道与桂苑大道交叉口,除了将转盘改为平交路口,还单独增设了非机动车道,实现机非分离,同时对4个主路口都优化了车道数量,确保改造效果最大化。”

  在红谷滩中心片区,刚刚完成提升改造的绿茵路和丰和南大道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往来车辆。

  据红谷滩区住建局工作人员胡明介绍,绿茵路(丰和中大道至赣江中大道段)和丰和南大道(前湖大道至岭北二路)都是建成多年的老路,此次提升改造不仅修复了路面病害,还同步更新了市政设施,显著提升了行车舒适性和道路品质。

  在潼溪水库南侧,新通车的堤顶公路成为市民假期休闲的新去处。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时有车辆从这条宽6米的道路上驶过。“一边是清澈的水库,一边是绿树成荫,开车经过这里心情都变好了。”正在路边停靠休息的市民王俊说。

  胡明告诉记者,潼溪水库南侧堤顶公路全长约600米,是在原有堤坝道路基础上实施维修加固改造而成。“我们挖除老旧破损的路面,重新铺设水泥混凝土板,最后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使道路在保留现有断面的同时实现品质提升。”这种改造方式既节约了资源,又为市民提供了一条功能性与观赏性兼具的风景线路。

  从学校周边的配套道路,到老旧小区的街巷改造;从交通节点的精细优化,到滨水区域的景观道路,这些看似“微小”的工程,实实在在地改善着市民的出行体验。

  “我们将继续聚焦市民反映强烈的堵点、痛点问题,通过一个个‘小手术’‘微改造’,持续优化城市交通网络,让市民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蓝图渐展新征程,交通体系更完善 

  当下的通车喜悦,是过往奋斗的结晶,更是未来发展的新起点。

  南昌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以更加宏大的气魄和更长远的眼光,擘画并持续推进着更加四通八达的交通蓝图。高速路网与城市干道的建设,依然在马不停蹄地向前推进。

  在高速路网层面,南昌正积极谋划并推动一批新的放射线高速公路项目。北二绕城高速公路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该项目建成后,将与福银高速、昌九大道等骨干道路相交,形成东西向快速转换通道,进一步加强赣江新区与我市中心城区的联系,支撑区域用地开发,提升区域可达性和交通环境。同时,项目向东南跨江对接东侧入城高速,将有效带动赣江新区与瑶湖片区的联动发展,为我市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在城市干道方面,跨江交通依然是未来的建设重点。备受期待的隆兴大桥(北二环)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它将承担起城市快速路和市域铁路的双重功能,成为连接赣江新区与中心城区的又一战略通道,进一步巩固南昌“跨江临湖、揽山入城”的城市格局。此外,城市“十纵十横十联”干线路网体系的完善工程也在持续进行,未来将实现主干道路网的无缝衔接和全面升级。

  接下来,南昌的交通建设将更加注重与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布局、生态保护的协同,更加突出“人本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一个内联外畅、覆盖广泛、衔接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道路通则百业兴,脉络畅则城市活。从四通八达的高速路网,到全新畅通的城市干道,再到畅通舒心的街巷微循环,南昌正以路为笔,在城市发展的画卷上奋力书写着“城畅人欢”的新篇章。(洪观新闻记者 万磊

责任编辑:熊 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阳市| 建湖县| 石林| 德格县| 鄂尔多斯市| 邢台市| 洛川县| 公安县| 石门县| 阳江市| 三门县| 台湾省| 临沭县| 古田县| 湟源县| 彩票| 灌阳县| 安吉县| 延津县| 古浪县| 策勒县| 河源市| 务川| 互助| 吉隆县| 云浮市| 昌吉市| 安溪县| 柏乡县| 广德县| 萨嘎县| 丘北县| 松桃| 鹤峰县| 博罗县| 儋州市| 平度市| 枣强县| 尼玛县| 西畴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