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楼免费论坛,唐人阁论坛2025,楼凤阁万花楼论坛,一品楼凤qm论坛

发展更有温度 幸福更有质感
发表时间:2025-09-24     来源:南昌文明网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江西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确保老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过上幸福生活,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底线任务。”

  民有所思,我有所动;民有所愿,我有所为。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高质量书写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答卷: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优质的教育资源,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社会救助的精准兜底,养老服务的暖心升级……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推动着南昌人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教育提质 

  “上好学”的愿景变为实景 

  走进南昌中学九龙湖校区,高一化学备课组的教研讨论正热烈开展。

  今年9月,这所首次招生的中学便将10余个传统定性实验升级为数字化定量实验教学——学生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可实时获取实验数据,结合图表分析规律,使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拔颐腔峋×拷只笛槿谌肴粘=萄В佳迪执佣ㄐ缘蕉康乃嘉??!毖8咭换П缚巫樽槌ぢ藜逊锔嫠呒钦?。

  硬件层面,南昌中学九龙湖校区配备18间现代化实验室以及人工智能教室、创客教室等特色功能室,搭配图书馆、国际交流中心等场馆,构建起全场景智能化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真知。

  “为提升教师素养与教学能力,我们构建了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让学生获得更好的教育。”南昌中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学校依托“外引内育”双轨模式,引进50余名全国、省、市名师,内部则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名师工作室、校本教研、跨校区教研等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课程上聚焦项目式、跨学科学习,开发人工智能等特色课程,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除了南昌中学九龙湖校区,还有南昌市行知中学九龙湖校区、南昌市洪都中学迎宾大道校区在内的21所新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同步新增中小学学位30255个、幼儿园园位2310个。

  在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基础教育已进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2023年,《南昌市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布,计划投资140余亿元、实施新建扩建项目73个,预计新增学位13万余个,着力化解老城区教育配套不达标、新城区教育配套不足问题。

  “以前我们班才3个人,凑不齐足球队伍,也没有足球场。现在不仅有许多足球伙伴,还有崭新的足球场,上学让我越来越开心了?!贝雍推叫⊙ё胂赏そ逍⊙У难芮搴浪?。

  2023年6月,我省启动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试点工作。为让乡村学生从“有学上”转变为“上好学”,我市大力推进优化县域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工作。如今,共有322所100人以下学校被撤并,6468名学生和1643名教师被安置分流,盘活闲置校园校舍120处;新增校车、定制公交246辆,开通公交线路189条。

  现在,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都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让人民满意、让学生出彩的教育画卷在豫章大地上徐徐展开。

  “近年来,南昌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补齐资源短板、创新育人模式?!笔薪逃志殖せ歧硎?,70个义务教育集团和47个城乡发展共同体让更多孩子能够在“家门口上好学”,享受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为“学在南昌”品牌注入新活力。

  医疗升级 

  “安心医”的底气不断增强 

  “以前治疗得往老城区跑,现在九龙湖这边医疗资源也能满足诊疗需求,下班后散步的功夫就能取药,太方便了!”在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院区,刚做完血压监测的市民郑耀康表示。而在红谷滩区凤凰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0多岁的程老伯也难掩喜色:“三甲医院专家进社区,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了!”

  如今在南昌,这样的“安心医”场景越来越普遍——从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全域延伸,到基层诊疗能力的精准提升,南昌正通过一套“组合拳”,让群众就医更便利。

  这份“安心”,始于顶层设计的科学擘画——近年来,南昌构建起由4家市级综合性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市人民医院等)扛起区域疑难病症诊疗重任,2家特色专科医院(南昌市立医院、市精神卫生中心)填补细分领域空白,2家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南昌急救中心、市疾控中心)筑牢应急防控底线的“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这一体系不仅瞄准“强综合、优专科、固公卫”的目标,更着力打破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老城区”的局限,推动其向九龙湖、瑶湖、赣江新区等片区延伸。

  目前,多个市、县两级医疗卫生重点项目正梯次推进:南昌市人民医院经开院区进入收尾冲刺,其700张编制床位将填补经开区三甲医院空白;南昌市中心医院瑶湖分院全力推进装饰装修与设备安装,1330张规划床位将优化瑶湖片区医疗配置;南昌市洪都中医院赣江新区医院施工进度超90%,未来将把优质中医资源辐射新区……这些项目落地后,预计新增床位4664张,让更多居民无需长途奔波,在“家门口”就能对接市级优质医疗资源。

  这份“安心”,更藏在基层诊疗的“最后一公里”中。如果说“4+2+2”体系是南昌医疗的“骨架”,那么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就是填充其间的“血肉”,让优质服务真正触达社区。

  2024年年底,市中心医院(青山湖院区)与凤凰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组建起一支由副高以上职称医务人员构成的中医专家团队——每周一至周五,都有中医专家驻点坐诊,专业超声医师同步提供诊断服务,每周接诊量超200人次。

  除了专家下沉,医联体还打通了“双向通道”:通过远程会诊、双向转诊机制,居民在社区就能对接三甲医院资源;市中心医院更组建多领域资深专家团队,从日常诊疗技术到管理规范,全方位指导社区医护人员,还免费接收社区人员进修,以“传帮带”的方式培育基层医疗力量?!坝辛巳滓皆旱闹С?,遇到疑难问题有人帮,个人技术提升有渠道,工作也更安心了?!痹谏缜郎裰行墓ぷ魅甓嗟男≌?,道出了基层医护人员的真切感受。

  从“往老城区跑”到“家门口就医”,从“长时间排队”到“流程便捷化”,从“基层不敢看”到“专家驻点诊”,南昌的医疗升级正让“安心医”的底气不断增强。未来,随着“4+2+2”体系的全面落地与医联体合作的深化,更多群众将享受到“触手可及”的健康福祉。

  城市更新 

  “畅通美”的日子越过越幸福 

  “现在新增了右转专用道,还加了交通引导屏,十几分钟就能顺畅通过!”家住西湖区孺子路附近的市民李敏,看着家门口改造后的有序交通,语气里满是舒心。在洪都老厂区,居民王建国则对焕然一新的社区赞不绝口:“现在外墙翻新了,还多了口袋公园和健身区,饭后散步、遛弯都有了好去处!”

  如今在南昌,这样的变化正沿着街巷肌理、融入生活日?!悠平饨煌ā岸碌恪钡礁骄幼 巴吹恪保硬蛊肷枋岸系恪钡讲亮粱肪场傲恋恪?,南昌以城市更新为笔,在民生需求的坐标上,绘就了“畅通又宜居”的幸福图景。

  这份“畅通美”,先从破解“出行难”的堵点开始。南昌将畅通微循环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

  “以前从九龙湖到南昌经开区,得绕枫生高速,现在龙兴大街西延段通了,15分钟就到!”市民李女士的感受,正是南昌畅通微循环攻坚专项行动的生动注脚。

  如今,涵盖市政道路、公共配套、管网改造等领域的南外环高速公路、桃花路综合改造工程、昌西大道工程等30多项“胡子工程”相继销号,彻底终结了“路不通、配套缺”的历史遗留问题,让搁置的民生项目重新“活”起来。

  “现在路面平了、管网换了,还装了电梯,我们老人不用再爬楼!”家住东湖区豫章街道下正街小区的王大爷,对改造后的生活赞不绝口。为答好城市更新“民生答卷”,南昌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中之重,构建“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改造体系:基础类聚焦供水、排水、燃气、道路等“里子工程”,彻底解决“跑冒滴漏”问题。

  西湖区系马桩街道松柏巷小区改造过程中,不仅翻新外立面、规整管线,还利用闲置空地打造“口袋公园”,增设休憩座椅与健身器材,让老小区既“好看”又“好住”。数据显示,南昌老旧小区改造群众满意度连续3年保持在95%以上,真正实现了“改出群众幸福感”。

  南昌的城市更新,没有停留在“表面改造”,而是深入“民生内核”,把“堵点痛点”变成“亮点卖点”。这场关乎城市品质与群众福祉的变革,不仅让街巷更通畅、社区更宜居,还让城市不仅有“发展的速度”,更有“生活的温度”,让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在“畅通美”中,触摸到实实在在的幸福。

  如今的南昌,一个个民生期盼得到回应,一项项民生工程落地开花,一件件民生实事化作温暖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民生清单”正在变成南昌人民的“幸福账单”。

 ?。ê楣坌挛偶钦?nbsp;高学斌)

责任编辑:熊 武